配资炒股要缴税吗 1985年苏联外交官被杀,克格勃以暴制暴,令恐怖分子彻底胆寒

发布日期:2025-02-07 22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配资炒股要缴税吗 1985年苏联外交官被杀,克格勃以暴制暴,令恐怖分子彻底胆寒

惹怒克格勃到底有多可怕?1985年10月的一天配资炒股要缴税吗,“鬣狗”伊玛德·穆格尼耶收到了一份特殊的“大礼”。

打开包裹,一个男性生殖器、一根戴着宝石戒指的手指、一对耳朵赫然在目!除此之外,还有一封措辞严厉的“恐吓信”。

这些身体零部件是属于“鬣狗”的亲叔叔,也就是巴解武装组织的高层萨勒姆的,这正是克格勃的特工给“鬣狗”的回击。

克格勃还在信中警告:“如果不释放其余3名苏联外交官,其他的真主党领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”!

这份大礼把“鬣狗”的胆子都吓破了,立马释放人质,并且再也不敢挑衅苏联。但克格勃的礼物远远没有结束,“鬣狗”后来死在了自己家的地下车库里,原因是汽车炸弹爆炸。

惹怒克格勃的下场是什么?1985年恐怖分子又为何会瞄上苏联外交官?克格勃又为何要对这一事件中的恐怖分子斩尽杀绝?克格勃到底有着怎样恐怖的实力?

展开剩余91%

而这一切,都要从黎巴嫩内战说起。

恐怖组织劫持苏联外交官,“鬣狗”伊玛德胆从何来

持续15年之久的黎巴嫩内战可以用“没有最乱,只有更乱”八个字来形容。

作为法国殖民政治的遗留产物,黎巴嫩是个社会历史背景非常复杂的阿拉伯国家,从1975年开始,它就陷入了一场内战。

而这场内战也极具复杂性,不仅涉及黎巴嫩自身的宗教派别、民族矛盾,还受到叙利亚、以色列、巴勒斯坦等国外势力的操纵,更是美苏博弈的战场。

黎巴嫩社会就像是各种教派镶嵌的马赛克,呈现支离破碎的状态。社会成员分属不同教派,诸多政党又带有浓厚的教派色彩,各种政治势力以教派为基础不断攫取国家的利益。可以说,黎巴嫩的中央政府是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,在这里,教会利益绝对大于国家利益。

70年代后,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人口增长,势力也开始增加,他们开始对当下的权力分配状况不满足,想要中央政府中更多的话语权,以便谋求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。但基督教派不愿意做出让步,黎巴嫩国内的教派矛盾逐渐激化。

就在此时,在约旦制造“黑色九月事件”的巴解(巴勒斯坦解放组织)流窜到了黎巴嫩。他们打算以黎巴嫩南部为据点继续对以色列发起袭击。这又把黎巴嫩卷入了巴以冲突。

而对于表面平衡实则暗流涌动的黎巴嫩来说,巴解的残余势力,就犹如一枚石子,打破了黎巴嫩的平静。

内战的导火索是1975年4月发生在黎巴嫩首都的枪击事件。巴解先是摧毁了首都的一座基督教堂,并且打死了长枪党的成员。随后,黎巴嫩长枪党不甘示弱,在首都东区拦截了一辆汽车,并杀害了车上的28名巴勒斯坦人。

黎巴嫩内战随之拉开序幕。

内战爆发后,以色列、叙利亚也参与进来,支持黎巴嫩国内不同的势力,以色列支持基督势力,叙利亚支持伊斯兰势力。导致内战不断升级,旷日持久,一直到1990年才结束,当然,这是后话。

之后,黎巴嫩内战升级成叙利亚和以色列对抗的战场,而叙利亚的背后是苏联,以色列的背后是美国,黎巴嫩内战又隐隐成为了美苏争霸的战场。

时间来到1983年,黎巴嫩总统阿明·杰马耶勒和以色列签署了停战协议,宣布双方结束战争状态,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,同时在黎巴嫩南部设立约占黎巴嫩国土面积十分之一的安全区。然而,以色列军队要求叙利亚撤出贝卡谷地,却遭到了叙利亚的拒绝。

总统阿明·杰马耶勒对于国内的局势束手无策,便转而投向叙利亚。

1985年6月,黎巴嫩内战的第三阶段,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撤退,黎以边境地带的安全区完全被长枪党控制,巴解的势力范围受到严重威胁。

这样的局势让巴解组织坐不住了。

“鬣狗”伊玛德打算对叙利亚的老大哥——苏联下手,让苏联命令叙利亚撤军。不得不佩服伊玛德的勇气,竟然敢挑衅以“复仇文化”著名的苏联。

“鬣狗”伊玛德又是何许人也?伊玛德时年23岁,曾经做过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的警卫。军事素质过硬,江湖人送外号“鬣狗”。

在1982-1985三年时间里,“鬣狗”所在的组织策划了多起绑架案,他们的反侦意识、军事实力十分强悍,对方无法妥善营救人质,最后都不得不让步,来换取人质。

“鬣狗”的设想是劫持苏联的外交官,从而威胁苏联,由苏联向叙利亚施压。

这天晚上,一辆载有四名苏联外交官的汽车缓缓从贝鲁特大使馆驶出,车上载有四人,这四人在国内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,分别是:驻黎巴嫩大使奥列格、贸易代表瓦莱里、领事秘书尼古莱、侍卫随从阿尔卡季。巴解或许知道他们的重要性,又或许不知道。

在贝鲁特大使馆外的巴解监视人员,汇报了这一消息:“苏联外交官已经离开了大使馆,车内有四人”。随后,他们就接到了袭击的指令。

巴解的车辆突然冲出堵住了苏联人的去路,几个蒙面的巴解武装分子用枪指向车内。迫不得已,苏联人只好束手就擒,被架出车。

四人中的领事秘书尼古莱曾经当过兵,心中不服,打算伺机逃跑。只见他趁人不备,猛地起身照着包围圈薄弱处的武装分子面门就是一拳,这个武装分子应声倒地,尼古莱朝着拐角的另一头跑去。

尼古莱的行为引起了武装分子的愤怒,他们朝着尼古莱就是一顿密集的射击,尼古莱还被其中一颗榴弹炸飞,受了重伤。这下四人再也不敢,也没能力逃跑了。

于是,“鬣狗”伊玛德的贝鲁特劫持完美成功了。

以暴制暴,绝不妥协,克格勃让“鬣狗”彻底胆寒

俄国人的复仇文化由来已久。

早在19世纪初,拿破仑率领军队攻入莫斯科,火烧克里姆林宫,后来俄国军队占领了巴黎。苏芬战争中波兰干涉军屠杀红军战俘,之后苏联又在卡廷屠杀了波兰战俘。

最著名的是,卫国战争中卓娅被德军杀害后,斯大林就下令对虐杀卓娅的军队实施报复。

按照俄国人的逻辑,面对进攻,只强调防守是没有用的。尽管防守很重要,但是再密不透风的防守也会有漏洞,100次靠谱中也可能会有一次不靠谱。而但凡有一次不靠谱的情况发生,都会是致命的。尤其是在恐怖袭击中,更为严重。

所以俄国人的办法是:报复!通过报复,来震慑住那些制造事端的人和组织。让他们在第一次挑衅的时候就受到十分严重的报复,让他们知道挑衅会受到可怕的报复,要付出严重的代价!

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回1985年,贝鲁特劫持案的成功让“鬣狗”得意洋洋,于是立马向苏联政府提出要求:命令叙利亚撤兵,否则就处决四名人质。

苏联政府收到这个消息,对于伊玛德的猖狂简直难以置信。尽管从1975年开始的黎巴嫩内战至今已经十年了,黎巴嫩的国土上是战火纷飞,但还没有人敢在苏联的太岁头上动土,还没有人有胆子敢袭击苏联的外交官。

苏联首先想到的是“法塔赫”组织的阿拉法特,阿拉法特是中东战局中十分重要的人物,也是黎巴嫩的巴解势力的依仗。苏联打算通过阿拉法特,让阿拉法特命令伊玛德释放4名人质。

但是阿拉法特直接拒绝了苏联的要求,还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。他说,这只是伊玛德的个人行为,跟巴勒斯坦无关,跟他阿拉法特更没有关系。阿拉法特不打算帮助苏联进行干预。

苏联政府这下吃了瘪。

此事正僵持不下的时候,伊玛德又做出了一个得意忘形的举动,直接杀害了那名已经重伤的领事秘书尼古莱,并狂妄的把杀害尼古莱的影像记录送给了苏联方。本来此事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得以相对的解决,这下苏联政府彻底愤怒了!

轮到苏联情报组织克格勃上场了!

众所周知,世界四大间谍组织分别是:苏联的克格勃、美国的中情局、以色列的摩萨德、英国的军情六处,而克格勃在这四者之中更是顶尖的存在。

为完成任务克格勃方面派出了一支由十名“信号旗”特种兵组成的小队,这支队伍在出发前接到的任务是:“救出3名人质;对“鬣狗”实施报复”!

几天后,特种小队赶到了黎巴嫩,通过强大的情报网得知,3名人质已经被“鬣狗”转移到了防守更加严密的巴勒贝克监狱。尽管克格勃成员实力强悍,但仅靠一支10人的小队,营救人质也存在巨大的困难。

所以,克格勃却并没有直接强攻营救人质,而是采取震慑的办法。他们对巴解发出声明:“苏联决不妥协!立即释放人质,否则你们将受到十分可怕的报复!”

要知道搞暗杀,克格勃可鲜有敌手。要知道,克格勃在冷战中跟美国的情报组织对抗可以说是五五开,搞绑架、玩暗杀,根本没有人会是他们的对手。

克格勃不是开玩笑,也并没开过玩笑。10天时间,巴解的6名高官或者高官的家人死于非命。死法多样,投毒、车祸以及枪杀。

一时间组织内人心惶惶,人人自危,都害怕下一个死的人是自己。这时候,已经开始有高官劝说伊玛德放人了。

伊玛德仍然在犹豫。于是,克格勃决定给伊玛德一份大礼。

“鬣狗”的亲叔叔,也就是巴解武装组织的高层萨勒姆被克格勃抓住了。克格勃对萨勒姆实施了著名的“克格勃酷刑”,并将其残忍分尸。萨勒姆的男性生殖器、戴着宝石戒指的手指、一对耳朵,被特种小队连带着恐吓信一起打包送给了伊玛德。

看着眼前的一切,伊玛德终于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可笑,也终于认识到了克格勃的实力是多么的可怕。他不禁想到,自己会不会就是下一个遭受“克格勃酷刑”并被杀死的人!伊玛德不禁浑身发冷。

于是,他立即下令释放苏联的3名外交官,并亲自把他们送回了贝鲁特大使馆。

人质送回去了,伊玛德仍旧害怕,怕苏联仍然不放过他。不久之后他就退出了“法赫塔”组织,不敢再过多地涉足政治。令伊玛德窃喜的是,苏联方似乎放过了他,没有继续追究他的责任。

这样一直相安无事到2008年。

伊玛德还是没有逃过横尸的命运。2008年的一天,他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家中的地下车库里,原因是汽车炸弹爆炸。

这场暗杀,有大量报道认为背后的策划凶手是摩萨德的。但其中关窍,已经是不言自明了。

通过这个历史事件,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克格勃强大的实力,在现在的俄罗斯政治生活中仍旧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
而伊玛德的错误决策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配资炒股要缴税吗,不尊重生命,随意残害他人的生命,最终也会不得善终。所以我们要坚决的反对恐怖主义。

发布于:天津市